2022-11-30 02:08:08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ha.huatu.com/gwy/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河南人事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2023年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四),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河南华图微信公众号(hnhuatu),微信号:(hnht678) 。
竹,禾,木,田四个中不是一类的圈出来?
---------------------------------
答案:竹
---------------------------------
解析:
竹(一子)常绿植物,茎节明显,中空,质地坚硬,可做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
禾1谷类植物的统称。2古代特指粟(谷子)。
木树木,树类植物的通称。[木本植物]具有木质茎的植物。
田种植农作物的土地。
综上所述,从字体意义上讲"田"和竹、禾、木不是同一类。从字体上看,"竹"是左右结构,而"禾""木""田"是个体字,所以"竹"和禾、木、田不是同一类。
柏林墙于1961年开始建造,东德为了隔绝东德人民投向西德,于是沿着边界在己方的领土上建立围墙,1989年11月9日,屹立了28年的柏林墙倒塌。关于柏林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柏林墙的修建暴露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B.柏林墙的修建说明民众更向往资本主义制度
C.柏林墙是“冷战”的标志性建筑物
D.柏林墙的倒塌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
正确答案
一、柏林墙建立的原因是:
东德政府根据人民议院1961年8月12日通过的法令,于8月12~13日夜间修筑。目的是制止东德居民包知括熟练技工大量流入西德。
二、简介柏林墙
柏林墙(德语:Berliner Mauer,英文:Berlin Wall),东德称此墙为“反法西斯防卫墙”(Antifaschistischer Schutzwall),柏林道墙约155公里长,约3至4米高。于1961年8月13日开始专建造,一开始以铁丝网为材料,后才被换成更为坚固耐久的砖墙。德国首都柏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被分割为东柏林与西柏林,东德为了隔绝东德人民投向西德,于是沿着边界在己方的领土上建立围墙,将西柏林整个包围起来。柏林墙的建立是二战以后德国分裂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属筑。1989年11月9日,屹立了28年的柏林墙倒塌,1990年两德重归统一。
---------------------------------
暂无
1984年邓小平同志说,“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由此做出的决策是
A. 设立海南岛经济特区
B. 开放天津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 开发开放浦东地区
D. 环渤海湾被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据材料“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此做出的决策是1984年开放天津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故B正确。设立海南岛经济特区,不属于沿海港口城市,故A排除。开发开放浦东地区,在1990年,故C排除。环渤海湾被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也不等于沿海港口城市,故D排除。
---------------------------------
暂无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天是四季的开始,古往晶来有不少描写雪化春来的文章,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四月的泥泞读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四月的泥泞》阅读原文:
四月的泥泞
王蒙
初到新疆生活的人,面对化雪季节的新疆的泥泞,实感惊心动魄。
乌鲁木齐和一些北疆城市,冬天的冰雪就够惊人的了。一层又一层的积雪,使公路变成了夹层冰道。汽车与自行车的车轮在冰道上刻印下了千道万道冰的辙沟,辙沟重叠、并排平行或者纵横交错。它似乎有一种象征的意味,人生的道路就是这样错综繁复而又难离旧道。歧路不仅亡羊,歧路亦常翻车。骑自行车最要紧的是不要使前轮陷入车辙沟,那种“重蹈旧辙”的结果一定是车把的“僵化”与自行车的翻倒。也有时候天可怜见,硬邦邦,歪歪斜斜的车打着滑冲出了小沟,像表演“醉车”——即醉汉骑车的特技一般,我们又可以骑车冰上行了。比起辙沟来,冰面的光滑反倒成了第二位的威胁了。滑就滑,倒就倒吧,车照骑不误,虽然时而有某某人摔成了粉碎性骨折的消息。等到真粉碎了,也就不怕冰路了。
终于三月到了。三月下旬便开始化冻。天!大街小巷都变成了泥塘。穿上套鞋似还不够,在伊犁,必须穿上高胶靴。到了四月,泥泞更加透彻,虽然穿上了高胶靴,裤子上仍然会沾上泥巴。特别是一旦汽车驶过,泥点会溅到脸上、头发上、身上。你咒骂司机,司机又咒骂谁去呢?走在泥泞里,胶靴发出的不是噗噗的泥声,而是从泥里抽出靴子时造成瞬间的真空、空气与泥形成的气泡破裂,然后稀泥又填补了真空所发出的呱呱呱的声音,像是江南夏日的蛤蟆叫。
泥泞中,土路上被马车和汽车轧出的辙印则更深重巨大,它不再是冰雪上的小沟小路,而是,简直是一条又一条的河道、河床!谁能想象,在这样的路上还能开汽车、赶马车、走行人乃至骑自行车呢!有时在将干未干的这样的河道里骑自行车,脚蹬子蹬到了已干的“河岸”上,蹬起了尘土,磨坏了鞋底子……
在乌鲁木齐的一些巷子里,也有这样的泥泞河道奇观。所以当七十年代初期,乌鲁木齐提出“出大力流大汗,定叫马路见青天”的口号,清除淤泥,露出巷子里的柏油路面。那时,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从来没有想到这厚实的泥泞下面,竟沉睡着沥青路面!我从没想过,这些巷子竟修过柏油路。“这是怎么回事?”我迷惑了。“有拆修房屋的,把老房土老墙土倾倒在路上,这样,就把路面盖上了。”“老新疆”如是回答。是吗?我仍然觉得难以置信。有了好路却又莫名其妙地把它掩盖起来,那怎么可能呢?
见到那些北京上海的大城市的养尊处优的青年的时候,我禁不住想:让他们去新疆见识见识吧,哪怕只见识一下四月泥泞,他们就会懂得建设的不易,走路的不易,管理的不易,春天的不易,一切不易的不易了。艰难,这不正是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吗?泥泞,这不正是通向日暖风和的盛春与初夏的必由之路吗?这些大城市的孩子们未免活得太轻松太舒服了,他们上哪里了解“国情”去?上哪里结合实际去?如此这般,不知道这样想是否也有点“红眼病”的前兆。
据说现在已经没有这么多泥泞了。乌鲁木齐各单位承包门前的道路,不令雪积,不令冰就,到了化雪天气无雪可化,也就无泥可泞了。至于伊犁,像阿合买提江路之类的大土路,早已铺上了沥青路面,即使翻浆也成不了条条大河的河道了。乡下的土路呢?该是依旧吧?高轮牛车(二轱辘)可能正是为了适应泥泞的与多渠道的路面而制造出来的,如果车轱辘小一点,陷入没入泥中渠中,不就更麻烦了吗?农村,世界上正因为有农村,怀旧的温馨才有所寄寓,岁月的无情的冲刷之中才保留了几个安全的小平台。真没了泥泞,还能算新疆的春天吗?
而不论大的泥泞也罢,愈益减少的泥泞也罢,经过了化雪季节,新疆的盛春初夏是极为美妙的。待到百花盛开树叶纷披的时候,待到过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时候,不论有过多么吓人的泥泞,一点影子也不会留下了。一切都会变得清清爽爽,利利落落。到那时候你向一个外地人介绍乌鲁木齐或者伊犁的四月泥泞,说不定他以为你是在危言耸听或者“踩乎”边疆呢。
《四月的泥泞》阅读题目:
10.解释下面两句加引号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不知道这样想是否也有点“红眼病”的前兆
(2)说不定他以为你是在危言耸听或者“踩乎”边疆呢
11.作者写“四月的泥泞”之前为什么写“三月的泥泞”?
12.赏析第二段画波浪线句子的语言特点。
13.标题“四月的泥泞”有哪几层意思?
---------------------------------
《四月的泥泞》阅读答案
10.(1)“红眼病”:羨慕大城市生活的安逸。(2)“踩乎”:损贬边疆的态度。
11.起陪衬作用。三月之前形成夹层冰道,车子容易打滑:三月之时泥塘,要穿高胶靴:四月河道、河床,磨破鞋子。三个过程,程度越来越深。
12.(1)描写细致,画面逼真;(2)词汇丰富,用语生动,思维灵活:(3)长短句结合,节奏明快;(4)语言诙谐风趣,感染力强。
13.“泥泞”,既指自然界的泥泞,也是社会发展中的挫折和阻碍。新疆原本杂乱落后,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泥泞越来越少,到一定阶段,“一点影子也不会留下了”,暗示作者对社会发展的期盼。
新中国建国后最大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
A.中共八大召开
B.文化大革命
C.真理标准大讨论
D.邓小平南方讲话
---------------------------------
答案:
C
---------------------------------
解析:
新中国建国后最大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真理标准大讨论,故选C。中共八大召开是党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内乱;邓小平南方讲话迎来了改革开放的第二个春天。
---------------------------------
正确答案
根据“首要任务是给人民工作。……由政府直接招雇可以部分地做到,像战时紧急状态那样,同时通过雇佣这些人员来完成急需的工程,从而促进和重组我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可知。为此出台的措施是以工代赈。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了新政,为了解决就业问题,使大量失业者和穷人有工作可做,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吸引大量失业者,增加了就业机会,这些工程包括许多巨型堤坝和水库如田纳西水利工程,公共工程兴建,在客观上刺激了消费需求,扩大了内需,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D符合题意。ABC项内容不是解决“首要任务是给人民工作”的主要措施,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
暂无
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于脂肪。
---------------------------------
答案
错
---------------------------------
解析:
试题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它们的作用不同: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同时也参与细胞膜的构建,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进行运输,维生素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水、无机盐、维生素不提供能量,故题干的叙述是错误的。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较易,熟记蛋白质、糖类、脂肪能提供能量,水、无机盐、维生素不提供能量。
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是人体活动中的能量来源。
(1)糖类、脂肪、蛋白质:提供能量。
(2)水和无机盐:水可以运输能量,无机盐包括钙,磷,铁,碘,锌。
几种无机盐缺乏时的症状:
①缺钙:佝偻病,骨质疏松;
②缺磷: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
③缺铁:缺铁性贫血;
④缺碘:甲状腺肿,智力和体格发育出现障碍;
⑤缺锌: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育障碍
(3)几种维生素缺乏时的症状:
①维生素A:缺乏时可出现皮肤粗糙、干燥、黑暗适应能力下降(夜盲症),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
②维生素B缺乏时可出现肢体麻木,水肿,记忆力受损,常伴有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又叫脚气病。
③维生素C:缺乏时表现为皮下和粘膜下出血,牙龈出血、肿胀、牙齿松动等症状(又叫坏血病)。
④维生素:缺乏时可出现佝偻病、骨质疏松等。
如果我们要学习农作物种植、瓜果蔬菜栽培、家禽家畜饲养等知识,可以参考北魏时期的农学著作是
A. 《本草纲目》
B. 《天工开物》
C. 《齐民要术》
D. 《水经注》
---------------------------------
正确答案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朝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该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宝贵思想。这部农业科学技术的著作,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这部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如果我们要学习农作物种植、瓜果蔬菜栽培、家禽家畜饲养等知识,可以参考《齐民要术》。故C项符合题意。《本草纲目》,中国药学著作,是中国古代汉族传统医学集大成者,作者是明朝李时珍。故A项不符合题意。《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故B项不符合题意。《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郦道元。故D项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故选C。
---------------------------------
暂无
( ),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
A. 1946年春
B.1947年夏
C.1948年秋
D.1949年春
---------------------------------
答案: C
扩展知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是在1948年秋季的三大战役。
1948年,解放军攻克拥有10万重兵、工事坚固的山东省会城市济南。毙伤国民党军22423人,俘王耀武以下61873人。
石家庄战役是人民解放军攻克敌人重点设防的大城市的开始,而济南战役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历时142天,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编与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合计共154万余人。
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消灭,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材料一 十九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以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此后,中国于十九世纪后半期创建新式工业。当时,西方拼命地向中国推销纺织品和鸦片,而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的却是如当时洋务派所说的“机船矿路”。“机”主要指兵器,“船”主要指战船,“矿”主要指煤矿,“路”指铁路。为了制造“机”、“船”,修筑铁路,钢铁的生产也突出出来。 这些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都是追赶时代的。可以说,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从封建统治集团分化出来的开明派部分地捕捉到时代脉搏,认识到这些基础产业和设施对中国“求强”、“求富”的重要意义。
——董志凯《从“机船矿路”到“瓶颈产业”——中国百年投资结构之联想》
材料二 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资本的严重不足一是以传统农业为主而人口众多,积累非常有限(1949年美国中美关系白皮书甚至断言中共不能解决吃饭问题);二是人力资本也非常有限,大量的劳动力是文盲,科技人员和具有专业技术的产业工人严重不足。而资源的不足,一是表现在人均耕地的严重不足,同时也严重缺乏可以用来出口换汇的木材、石油、矿石等。在这种情况下,同时面临着国际环境的压力和大国的统一和安全,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这就是苏联率先实行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与实践》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近代化兴起的时代背景及这一时期中国工业化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所提供的历史背景,说出当时我国在工业化道路探索上的实践活动及其影响。
---------------------------------
答案
(1)背景:工业革命的扩展和鸦片战争的影响;洋务运动的兴起。
特点:主要发展重工业;设备、技术等严重依赖国外。
(2)活动:“一五”计划的实施。
影响: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活动:发动“大跃进”运动。影响:浪费了大量人力和资源;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造成环境破坏等。
---------------------------------
解析:
(1)第一小问,时代背景可结合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的侵略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推动了清政府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兴起,近代中国工业化进程起步;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知洋务派直接从西方国家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掀起了以军事工业为中心的洋务运动。
(2)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在工业化道路的探索实践活动中,既有成功,如“一五”计划的实施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也有失误,如“大跃进”运动片面强调“以钢为纲”,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也带来环境破坏。
扩展知识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
1861年1月11日,爱新觉罗·奕訢会同桂良、文祥上奏《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推行了一项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洋务运动。1861年辛酉政变后,慈禧重用洋务派,洋务派大规模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化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1894年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历时30余年的洋务运动破产。
洋务运动虽然在客观上刺激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输入,但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洋务运动的口号是“自强”、“求富”。 其分类思想就是“师夷制夷” 、“中体西用” 八个字。前四个字“师夷制夷” 表明洋务运动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的关系,即学习西方的长技用以抵制西方的侵略。后四个字“ 中体西用” ,表明洋务运动与本国封建主义传统文化的关系,表明中学与西学各自在洋务运动中的地位,即以中学为主体,西学为辅用。“师夷制夷” 、“ 中体西用”,也是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处理中西民族国家关系及中西文化交流的基本原则。在洋务运动时期,从冯桂芬的“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到薛福成的“今诚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都是作为一种理论服务于“求强”、“求富”这一洋务运动主导思想的。
最先提出中体西用这一思想的是洋务派思想家冯桂芬。他于1861年在《校邠庐抗议》一书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数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他以“本”“辅”的主从关系来处理中学与西学的关系。从字面上,一字不差地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人,是《万国公报》的编者沈寿康。1896年四月,他在《匡时策》一文中说:“中西学问术自互有得失,为华人计,宜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西学”,最初都是作为学问提出来的。“中西学问” 对于社会,对于一个政权,对于统治者来说,本来都是“用”,沈寿康在此以“体”“用”处分,并非是作为目的与手段之分,而只表明主次。这种主次之分,是“为华人计”。是为了发展中华民族,是为了在学习和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的时候,维护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在中西文化大交流中,保持中华民族的特色。不仅要保留使用中国的学问,而且要将其放在主要的地位,还要使西学与中国的国情结合起来,为发展中华民族服务。因此,由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口号非常简切地反映了当时中国人的一般思想倾向,甚至可以说,在当时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以先进的西学作为侵略中国的手段的情况下,这个口号是一面爱国的旗帜。因此,它在中国的大地上,风行数十年而不衰。新老洋务派思想家,不断地举起这面旗帜,并不断地阐发这一口号的内容。
以上是2023年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四)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四川省事业单位考试题,乐山市事业单位考试题,金口河区事业单位考试题,事业单位答案,事业单位解析,事业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河南人事考试网频道。
本文标签: (编辑:河南华图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