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分校

您当前位置:河南人事考试网 > 热点资讯 >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三)

2022-11-30 01:46:47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ha.huatu.com/gwy/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河南人事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三),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河南华图微信公众号(hnhuatu),微信号:(hnht678) 。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三)

1.

《骆驼祥子》读后感800字

  ---------------------------------

一个从农村里出来的年轻小伙——祥子。他老实、健壮、纯朴,对生活有骆驼般的积极和坚韧精神。他和人们一样,每天为了生活和梦想奋斗着,经历千辛万苦,夙兴夜寐,只为可以拥有一辆自己的三轮车。这有错吗?

有梦想是可贵的。祥子虽很平凡,但不甘平庸,他一直拥有自己的梦想。每天勤勤恳恳地工作,对生活充满信心。经过了三年的省吃俭用,用自己的血汗钱换来了一辆车。可是,现实却一次次打击他:第一辆车被大兵抢走了;第二辆,车还没买,钱就被孙侦探敲诈了;第三辆,为了安葬难产的虎妞,不得不卖了车。最后,小福子的自杀熄灭了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一次次打击、折磨,使他渐渐磨灭了对生活的信心。原本顽强的性格也开始堕落,最终变成了自私自利、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的行尸走肉,终于跌落人性的黑暗深渊,那个上进好强的祥子再也回不来了。我感到疼惜。感叹祥子的命运,也叹息时运。同时也让我陷入深思中……

老舍先生说:“经验是生活的肥料,有什么样的经验便变成什么样的人,在沙漠养不出牡丹来。”是啊,祥子每天早出晚归地工作,为了自己的梦想,能吃苦,又勤奋,可是黑暗的社会还是把他“吞没”了,命运把他折磨成自甘堕落的人。可是你能说是祥子的错吗?又不是他甘愿如此。

其实祥子的可悲下场只是当时旧社会普通百姓的一个缩影。看现在我们的生活,不用遭受这番苦难,只要肯努力,总会有出路,我们是多么幸福啊。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如果当时社会可以安定一些,祥子就不会迷失自我,他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美好的生活。可哪有那么多的“如果”呢?

也许老舍写祥子,就是为了批判当时黑暗的社会,批判黑暗的现实。社会的冷酷无情,才会导致悲剧的发生。穷人一天到晚为生活而四处奔波,而有钱人却过着皇帝般的生活,正如诗句说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那真是时代的悲哀啊。作者内心也很无奈吧。

书深深地触动了我,也让我倍感珍惜当下的生活。我们应该庆幸,祥子生活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当今世界,只要我们拥有自己的理想,用正确的方式去努力,就一定能出人头地。祥子的故事也会一直警醒着我:追求,固然会促使生活不断改变,但在追求过程中,不可迷失自我,只有这样,才能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2.

【题目】19世纪中期,欧洲的技工学校和工人学院为女生开设读、写、算术、平板缝纫等课程;男生则学气象学、地质学、陶瓷制作、电学等课程。这样设置课程是因为

A. 受传统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

B. 工业化进程强化了性别分工

C. 城市化进程加剧了性别歧视

D. 经济发展淡化社会等级观念

  ---------------------------------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19世纪中期”“为女生开设读、写、算术、平板缝纫等课程”“男生则学气象学、地质学、陶瓷制作、电学等课程”可知,工业革命后促使男女学习着不同课程,有着不同的社会分工,故 B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男尊女卑,排除A项; C、D两项同样也没有在题意中得到体现,排除。

3.

法国画家米勒的代表作是()
A.
B.
C.
D.

  ---------------------------------

  答案:

  D

  ---------------------------------

  解析

  无。

4.

朱熹和王阳明对“天理”进行了不同的解释,两者相同的本质意图是

A. 弘扬佛教、道教的教义

B. 激励人们加强自身修养

C. 发扬光大儒家学说

D. 维护地主阶级统治

  ---------------------------------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朱熹和王阳明虽然都对“天理”进行了不同的解释,但是两者的本质意图都是对封建统治的维护,故D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BC两项不是二者本质意图。故ABC三项排除。

5.

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理学创始人周敦颐说:“予谓养心不止于寡焉而存耳,盖寡焉以至于无。无则诚立明通。诚立,贤也;明通,圣也。”下列相关评述,不正确的是( )
A.理学与传统儒学在维护社会伦常方面一致
B.理学教人“学作圣贤”
C.传统儒学教人“学做人”,教人“寡欲”
D.传统儒学与理学都探究世界的本原

  ---------------------------------

  正确答案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的“养心”、“诚”、“明”是儒家的思想其目的是维护社会伦理,A项表述正确;从材料中周敦颐的话可得出B项;从材料中孟子的话可知C项表述正确;孟子所说的“心”仅指思想,陆王心所说的“心”是万物产生的本原,并不是同一个概念,D项表述不正确。只有D项符合题意,故选D。

  ---------------------------------

  暂无

6.

1941年,希特勒骄傲地打开“戈培尔唱机”,鼓吹闪电战的丰功伟绩。1943年,希特勒颓丧地坐在唱机旁,疲惫不堪的戈培尔也累得脱了形。1943年,导致希特勒颓丧的事件有
①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失败
②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③北非德意军队防线的崩溃
④诺曼底登陆成功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诺曼底登陆成功的时间是在1944年6月,不是1943年,所以排除④。其他选项正确。所以选B。

  ---------------------------------

  暂无

7.

下列战争中,外国侵略者曾攻入北京的有()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④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清朝的都城是北京,近代史上列强曾经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攻占北京。所以答案选B

  ---------------------------------

  暂无

8.

经济全球化开始于[     ]

A.一战后

B.二战后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80-90年代

  ---------------------------------

答案

D

考点名称: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EconomicGlobalization)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就是指具有全球性经营动机和一体化的经营战略,在多个国家拥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分支机构,并将它们置于统一的全球性经营计划之下的大型企业。

9.

下列人物和称谓匹配错误的一项是
A.玻利瓦尔——“南美解放者”
B.曾国藩——“状元实业家”
C.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D.邓稼先——“两弹元勋”

  ---------------------------------

  正确答案

A.A项除“韩退之”之外都是官职名称分类的,分别指的是司马光、杜甫、贾谊、而“韩退之”指的是韩愈。“退之”是他的字,它与D项的分类标准是一样的。B项是根据谥号,分别指的是欧阳修、范仲淹、王翱。C项是根据与人物相关的地名分类,有的是人物的故乡,如王临川(王安石的故乡)、韩昌黎(韩愈的故乡);有的是人物官职的所在地,如柳柳州(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贾长沙(贾谊曾任长沙梁王的太傅)。D项是根据人物的字分类,分别是诸葛亮、苏轼、方苞、李白。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暂无

10.

1935年前后,国民政府加强了对四川、云贵等地主要工业资源的调查和开发,陆续将东部沿海地区的军工企业西迁,并停办、调整了一些军工企业,改善设备,统一制式,增加生产。政府还进一步整修旧公路,修筑新公路,开辟航空线。这些措施
A.为持久抗战准备了物质条件
B.反映了“围剿”红军的意图
C.旨在削弱西南地方军阀力量
D.推动了西南工业的迅速发展

  ---------------------------------

  正确答案

据材料“1935年前后,国民政府加强了对四川、云贵等地主要工业资源的调查和开发,陆续将东部沿海地区的军工企业西迁……”可知,随着1935年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国民政府陆续将东部沿海地区的军工企业西迁,调整了一些军工企业,改善设备,增加生产。还进一步整修旧公路,修筑新公路,开辟航空线,这些都为以后的抗战准备了物质和运输条件,A正确;据所学可知,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而1935年前后国民政府经济战略的调整是针对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而非针对红军,B错误;这些措施有利于削弱西南地方军阀力量,但非其主要目的,C错误;据所学可知此举推动了西南工业的发展,从长远看,更为持久抗战准备了物质条件,D错误。

  ---------------------------------

  暂无

  以上是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三)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江苏省事业单位考试题,南京市事业单位考试题,栖霞区事业单位考试题,事业单位答案,事业单位解析,事业单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河南人事考试网频道。

时政热点

本文标签: (编辑:河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2023国考华图帮订房_河南华图教育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