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30 00:57:18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ha.huatu.com/gwy/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河南人事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2023年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河南华图微信公众号(hnhuatu),微信号:(hnht678) 。
长江三峡位于最西面的一个峡谷是()
A.西陵峡
B.巫峡
C.瞿塘峡
D.三门峡
---------------------------------
答案
C
---------------------------------
解析:
长江流至四川盆地以东,深切巫山,自东向西形成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的长江三峡.这里建有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
故选:C.
“大将筹边尚未还,湘湖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颂扬了一个晚清名将收复新疆,治理边疆业绩,这位名将是: ( )
A.林则徐 B.曾国藩 C.曾纪泽 D.左宗棠
---------------------------------
答案
D
---------------------------------
解析:
大将筹边尚未还,湘湖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颂扬了一个晚清名将收复新疆,治理边疆业绩,
扩展知识
关于左宗棠收复新疆,学生还要知道清军讨伐的对象是阿古柏,清军的战术是“缓进急战”。1881年中俄两国签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根据左宗棠的建议,清政府于1884年在新疆设立行省。
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是我国古代经济史上的重大变化。下列赋役制度适应了这一变化的是( )
A、相地而衰征
B、租庸调制
C、方田均税法
D、一条鞭法
---------------------------------
答案
D
---------------------------------
解析:
本题考查一条鞭法是我国古代赋役制度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变的标志。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知识迁移能力,解题关键是识记我国古代赋役制度的相关史实。
毛泽东同志在中共八大期间曾表示:这次大会反映了人民的希望,建设工业。中国那么一块大地方,资源那么丰富,又搞了社会主义,如果不能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就要从地球上开除你的球籍。……要使中国变成富强的国家,需要50年到100年的时光。这主要表明了毛泽东同志
A. 多快好省的建设思想
B. 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C.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D. 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
正确答案
A项中的“快”与材料中“需要50 年到100 年的时光”不符,故A项错误;B项中的“革命”与材料中“建设工业要使中国变成富强的国家”不符,故B项错误; C项“乐观主义”与材料中“中国那么一块大地方,资源那么丰富,又搞了社会主义,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要使中国变成富强的国家”相符,故C项正确,D项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
暂无
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条件不包括
A.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
B.圈地运动的进行
C.手工工场的发展
D.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
正确答案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D.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是工业革命的结果和影响,不是条件。
---------------------------------
暂无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相继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两个历史性转变。这两个转变完成的时间分别是_____ 。
A. 1919年、1949年
B. 1949年、1956年
C. 1956年、1976年
D. 1978年、1992年
---------------------------------
答案
B
---------------------------------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我国相继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的标志性事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也即是1949年;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两个历史性转变的标志性事件是三大改造的完成,故选B。
扩展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简称“中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国徽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首都北京,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发动机排量取决于什么?
---------------------------------
答案
汽车的排量大小是由发动机决定的,通常排量大,单位时间发动机所释放的能量(即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大,也就是“动力性”好。
排量可以说是发动机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发动机的很多技术指标。通常来说,在自然吸气和增压发动机的各自范畴内,排量和动力是成正比的,同时排量也和油耗以及碳排放成正比,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
扩展知识
按照中国大陆标准划分为:微型轿车(排量为1L以下)、普通级轿车(排量为1.0~1.6L)、中级轿车(排量为1.6~2.5L)、中高级轿车(排量为2.5~4.0L)、高级轿车(排量为4L以上)。
现今增压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小排量增压发动机做到了更优的动力性和更少的燃油消耗。总的来说,一台发动机的排量基本代表了一辆车的定位,同排量发动机之间由于技术方面的原因在动力性(功率、扭矩)和油耗方面会有一定的差异。
读《拔掉那颗蛀牙》,完成下列各题。
⑴她恨全家人。
⑵她在家中的地位很尴尬。姐姐比她漂亮。因为想要儿子,父母坚持要生,结果生下她,还是女儿。后来,又生了弟弟,弟弟显然是最得宠爱的。父母的理念就是,闺女是要嫁出去的,对这个家无关紧要,能养着就不错了!
⑶姐姐不吭气。她却嚷:“凭什么?要不就别生我!”结果挨了打。
⑷那时,她就发誓,她要报复所有人,她要让他们知道她的厉害。三个孩子中,她的学习是最好的,因为,没有别的地方突出,她就拼命地学习。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
⑸她沉默寡言,经常一个人抱着书,把自己关在屋里。即使看书,母亲也要嚷,不要费电了。于是,她去邻居的窗下,借着光,可以看到半夜。她是个坚强的女孩儿,坚强到不会掉眼泪。全镇只有一个考上县里的高中的,那就是她。父母不想让她去读,读高中要住校,仅吃饭一个月就要花好几十块。她说:“我不吃学校的饭,我自己带饭,带几个馒头,可以吃一个星期。”
⑹终于去读了,竟然觉得无比自由。一周回家一次,带够一周吃的馒头。冬天还好,馒头不馊。夏天,有时馒头馊了,她舍不得扔,还要吃掉。吃到拉肚子,一趟趟跑厕所,可她从来不哭。整整三年,她始终是全年级里的第一名。
⑺高考成绩下来,她是市状元,去北大读书,整个县城都轰动了。所有人都说,看人家,吃了三年干馒头,照样上北大。
⑻去了北大之后,她仍然沉默寡言,打好几份工,为的是不要家里一分钱。而且,她冰冷的内心拒绝温暖,怕别人算计自己。
⑼整整四年,她把自己交给了书本,又以学校最好的托福成绩考到美国公费留学。整个县城又轰动了——这是那个小城中第一个到外国留学的呀。可是,她没有回家去,没有给父母撑那个虚荣的面子。现在,她是自己的了,与他们毫无关系。
⑽去美国之后,她还是一个人,无人交流,内心一片空白。没有亲情的感觉,不相信男人,她的世界里,只有她自己。她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说,你太自闭,而且内心充满了恨。有恨的人,必定不快乐。你应该学会去爱,只有爱,才能拔掉那颗蚀了你心灵的蛀牙。
⑾她呆了:是吗?有这么严重吗?一向是别人对不起她啊,所以,她一直拒绝和家人联系。半夜,她第一次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母亲居然没有听出她的声音来。叫了一声“妈”之后,母亲哭了,哀号着,哭着骂着,叫着父亲的名字:“二妞来电话了,二妞来电话了”父亲抢过电话,叫着:“妞妞,妞妞……”再也说不出话来。再接着,姐姐和弟弟都跑了过来。声音哽咽着,好像她恩赐了他们什么。放了电话,她发了一夜的呆。第二天,又发呆。她决定回国。
⑿是一刹那间决定的--回国!多少年没有回家了!她带着大包小包——每个家人的礼物,下了飞机,直接乘出租车回老家。一进门才发现:家,破旧了。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爱发脾气的母亲老了,正在树下择韭菜,满头白发;喜欢打人的父亲在脏兮兮的椅子上躺着。父母抬头看到她的时候,眼神里都是慌乱的,伸开两只手,不知要干什么说什么了,好像她是客人——她太洋气了,与多年前那个瘦瘦黑黑的小丫头判若两人!甚至,母亲扑过来后,站在她面前,没敢抱她。
⒀不知沉默了多长时间,她终于叫了一声“妈!”。母亲哭着,抹着眼泪。她以为自己足够坚强,以为不会再流眼泪了,但当父亲过来抱住她说:“孩子,回来啦!”她的眼泪,到底还是泉涌般出来了。
⒁她把带回来的钱分给大家了,父母一份,姐姐一份,弟弟一份。父母养老,姐姐能买城里的房子了,弟弟要开个超市,这下,也有资金了。做完这些后,她突然觉得自己是那么幸福。
⒂拔掉了那颗恨的蛀牙,原来可以如此快乐。
1、联系全文说说标题《拔掉那颗蛀牙》有何深刻含义?
2、请根据故事情节——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仿照下面的例子在括号内填写恰当的内容。(字数在10字以内)
(地位尴尬,滋生仇恨)→( )
( )→(回报亲情,收获快乐)
3、联系上下文,体味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她恨全家人。(她具体“恨”什么?开篇独句成段,有何作用?)
。(2)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此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
4、第⑾段“她”打电话回来时,家人对她的反应可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是篇寓意深刻的小说,有一定的警示意义,试结合全文作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蛀牙”比喻她对父母对家人的“恨”,以及自己的自闭、沉默寡言、性格畸形发展。警示人们无论在什么时候,对什么人,都要“爱”,才能健康快乐,因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2、示例:拼命读书(孤独求读),疏远亲情(充满仇恨或畸形抗争);医生指点,唤醒亲情(重温亲情)
3、(1)①恨父母重男轻女、不让看书、不让读高中;恨姐姐不吭气。
②作用:放在开头给人一种奇峰突起的感觉,给人悬念感,激发阅读兴趣,也为后文写亲情回归埋下伏笔。
(2)渲染一种清新、亲切的气氛,寄寓着父母与女儿的关系正在解冻,亲情重新回归。
4、不可以删去,因为家人的反应让她感受到亲情,重新审视亲情,(或告诉我们亲情是医治伤口的一剂良药);是她情感变化的关键。若删去,文章的故事情节显得不连贯,并且削弱了文章的感染力。
5、文章通过写“她”对家人由恨而爱的经历,反映了孩子缺少家庭的关爱会产生畸形心理的现状。(或当我们在成长中受到创伤,应学会反思、审视、求助,走出心灵的阴影,走向健康的生活。)文章告诫我们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中国近代史中经常提到“近代化”一词。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说,是指采用机器生产;从政治方面来说,是要求建立民主政治;从思想文化来说,是主张民主与科学。从这一观点出发,下列言论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有:
①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②凡君主专制、立宪和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打乱……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
③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④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化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①②③④分别反映的是洋务运动、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因为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不利于中国的近代化,故正确答案为①②④,选A 。
---------------------------------
暂无
2016年我国取消152项行政审批,清理规范192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修改66部行政法规,取消222项职业资格认定,更好的激发了市场活力。材料体现
A.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 社会历史是由政府改革的目的决定
C. 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D. 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
---------------------------------
正确答案
本题考查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A错误;“我国取消152项行政审批,清理规范192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修改66部行政法规,取消222项职业资格认定”体现了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答案为D
---------------------------------
暂无
以上是2023年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青海省事业单位考试题,黄南藏族自治州事业单位考试题,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事业单位考试题,事业单位答案,事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河南人事考试网频道。
本文标签: (编辑:河南华图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