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分校

您当前位置:河南人事考试网 > 热点资讯 > 2023年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

2023年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二)

2022-11-30 00:39:47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ha.huatu.com/gwy/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河南人事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2023年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二),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河南华图微信公众号(hnhuatu),微信号:(hnht678) 。

2023年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二)

1.

什么是抽样误差?

  ---------------------------------

答案

抽样误差是指由于随机抽样的偶然因素使样本各单位的结构不足以代表总体各单位的结构,而引起抽样指标和全局指标的绝对离差。必须指出,抽样误差不同于登记误差,登记误差是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登记、测量、计算上的差错所引起的误差,是所有统计调查都可能发生的。抽样误差不是由调查失误所引起的,而是随机抽样所特有的误差。

  ---------------------------------

解析:

抽样误差是抽样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在说明抽样误差之前我们先介绍统计误差。统计误差是指在统计调查中,调查资料与实际情况间的偏差。即抽样估计值与被估计的未知总体参数之差。例如,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之差;样本成数与总体成数之差等。在统计推断中,误差的来源是多方面的,统计误差按产生的来源分类,有登记误差和代表性误差。

扩展知识

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主要有:

(1)总体单位的标志值的差异程度。 差异程度愈大则抽样误差愈大,反之则愈小。

(2)样本单位数的多少。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样本单位数愈多,则抽样误差愈小。

(3)抽样方法。 抽样方法不同,抽样误差也不相同。一般说,重复抽样比不重复抽样,误差要大些。

(4)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 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不同,其抽样误差也不相同,而且同一组织形式的合理程度也会影响抽样误差。

从一个总体中我们可能抽取很多个样本,因此样本指标如样本平均数或样本成本数将随着不同的样本而有不同的取值,它们对总体指标如总体平均数或总体成本数的离差有大有小,即抽样误差是个随机变量。

2.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相继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两个历史性转变。这两个转变完成的时间分别是_____ 。
A. 1919年、1949年
B. 1949年、1956年
C. 1956年、1976年
D. 1978年、1992年

  ---------------------------------

答案

B

  ---------------------------------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我国相继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的标志性事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也即是1949年;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两个历史性转变的标志性事件是三大改造的完成,故选B。

扩展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简称“中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国徽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首都北京,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3.

有人评价苏格拉底“把古希腊哲学从天上请回人间”。对此评价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把思考重点从自然引向自我
B.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启发人们去追寻人生真谛
C.格拉底把古希腊哲学发展成为一门真正研究“人”的学问
D.体现了苏格拉底提出的“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不懈追求精神

  ---------------------------------

  正确答案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本题考查苏格拉底人文精神主张相关内容——对苏格拉底思想主张的认识。根据题干关键信息“从天上请回人间”,即在肯定“人”。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BC三项均能够体现题干主旨,正确。而D项“吾尤爱真理”,不符合题干主旨,不符合题意,不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

  暂无

4.

歌曲《阿里山的姑娘》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的民歌:

A.回族

B.壮族

C.维吾尔族

D.高山族

  ---------------------------------

答案

D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我国民族的相关知识。歌曲《阿里山的姑娘》是台湾高山族少数民族的民歌。

5.

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圣火的点燃地是在有西方文明之源之称的
A.雅典
B.斯巴达
C.罗马
D.巴比伦

  ---------------------------------

  正确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西方文明的源头,在问法上,加了些现实因素,问题的关键词还在最后“古代希腊是什么地区的文明摇篮,”根据所学知识即可做出判断。据题意,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源头,选项中A东方文明的摇篮  B. 游牧文明的摇篮 D. 农业文明的摇篮 显然不正确,故选C

  ---------------------------------

  暂无

6.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英国都铎王朝曾颁布过一系列限制圈地运动的法令。16世纪30年代以后,英国政府改变措施,把限制对象改为流民,除持有乞食特许证的人外,其余流浪汉一律迫令立志愿劳动誓言。这一措施( )
A.造就了大批自由劳动力
B.抑制了圈地运动的势头
C.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导致了农民的普遍贫困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16世纪以后,英政府开始限制流民,并“一律迫令立志愿劳动誓言”,此举造就一大批劳动力,故A项正确。16世纪政府变限制圈地为限制流民,助长了圈地运动的势头,故B项错误。圈地运动造就了一大批劳动力,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准备,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C项错误。题干并未涉及农民问题,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

  暂无

7.

《分而食之》

聚 而食之的场合,大概有三种,一种是家庭之聚,一种伙食团之聚,一种是宴会之聚。不论哪一种,都同样地不卫生。岂止不卫生而已,而且成了专门制造疾病的细菌 传染工厂。有些卫道的酱瓜之士,一听说不卫生,马上热血沸腾,号曰:“洋大人抱着接吻就卫生啦?他们火车站也抱,飞机场也抱,马路上也抱,怎么不传染呀! 偏偏中国人骨肉团聚在一个饭桌上,不过共喝一碗汤,共吃一盘菜,就不卫生啦?”呜呼,接吻有它特定的对象,。而且往往只不过一阵子,过了那股热乎劲,也就 自动收山。聚而食之,却是每天三顿,病河永浴,白头偕老者也。夫家庭之聚,吃吃亲人的口水,或许没啥了不起。但是伙食团之取,或宴会之聚,去吃那些毫不相 关、甚至陌生人的口水,就实在有些于心不甘。如果有病菌的话,顺着口水,倒灌入汤菜,然后再倒灌入自己尊肚,一旦躺到床上哼哼唧唧,小鬼敲门捉拿,还不知 道该病是怎么弄到身上的,见了阎王报到填表时,连笔都难下。四十年代,中国跟大日本帝国作战时期,很多学堂迁到后方,家在沦陷区的学生老爷,*着 教育部的贷金,维持残生。举重庆沙坪坝的中央大学堂为例吧,八人一桌,四菜一汤,几乎用最精密的食油探测器都探测不出啥油水来。偶尔有盘花生米,立刻天下 轰动,便约法二章:“只准骑马,不准坐轿。”骑马者,只能夹一粒;坐轿者,筷子平放,划地而起,一下子就是三五粒。嗟夫,一盘能有几个三五粒耶。这种往 事,现在回忆起来,固余味无穷,但当时却是高级知识分子,在聚而食之压力不被逼出来的嘉言懿行。  柏杨先 生不幸或有幸,曾参加过一个大伙食团,跟抗战时的学生老爷一样,见饭愁的镜头,再度重演——不过经常却是都有几块肉的,而奋斗的目标也就那几块肉。嗟夫, 在聚而食之的战场上,最可怕的有三种人物,一日“菜狼”,一日“菜虎”,一日“菜端”——菜端最最高竿,英雄好汉把菜盘索性端到自己御而之前,别人多看一 眼,他的鼻子都能冒出烈火。幸好“菜端”动物,属于稀世之宝,不容易碰见。最常碰见的是“菜狼”、“菜虎”。这类朋友的精彩表演,跟知识程度无关。柏老曾 一度跟一位大学堂教习一桌,从第一顿开始,菜刚拿到台面上,他阁下就两眼发直,筷子在其尊手中转动如飞,抽冷子就把埋伏在萝卜深处的一块肉丁发掘出来。大 家刚要惊呼,第一块“咕噜”一声,早下了肚,第二块已祭到半空中矣。三下五除二,饭才吃了几口,菜已全光。大家这才发现,大势不好,正跟虎狼之辈,面面相 对。  呜 呼,害不害臊?当然不害臊。一个人的热量如果低过于两千三百卡路里。就不会害臊;如果低过于一千五百卡路里,连羞耻之心都没有啦;如果低过八百卡路里,那 就要杀人放火,社会秩序都无法维持。我们似乎还没有低到连羞耻之心都没有的程度,所以最后协议,改为分而食之,逐块分开肉,再逐个分开萝卜。于是圣玛利亚 的奇迹出现,该大学堂教习忽然间文明万状,也不瞪眼啦,也不猛抢啦,平常菜都不够吃的,也够吃啦,而且还有剩的,总是留一块肉或半块肉到下顿没有肉的晚饭 时吃。  不 仅伙食团的聚而食之有这种奇观,纵然家庭中的聚而食之,也有这种奇观。兵强马壮的大哥大姐,往往先下手为强,对准一道好菜,立刻风卷残云,有些还身怀绝 技,只要往火锅里一搅,就能把精华全部夹住,弱小民族的小弟小妹,抗议的抗议,嚎叫的嚎叫,气壮山河,声震屋瓦。老爹老娘则拉着嗓门吆喝,一会教训小子不 准在盘子里连夹两次,一会告诫丫头不要在锅子里翻江倒海找虾仁,一会安抚小弟小妹要学“孔三岁,能让梨”——可是孔融先生让了大梨,还有小梨,小弟小妹让了那个鱼头,就再没有鱼头矣。于是大的喊,小的跳,老的擂桌子。  聚而食之完全*礼让来维持,只能律己,不能律人,律人就必然发生冷战热战各种混战,不但伤感情,简直伤理智。而单方面的律己,也不能持久。必须把礼让变为有形式可遵循的条规,才算秩序,不能全*内省工夫。聚分虽是小事,便它每天三次再现,长年累月,影响中国人的.性格行为却太大啦。只有改弦易辙才能帮助我们逐渐恢复坦荡的胸襟,至少可以使具有五千年传统文化的中国,先行在吃相上,成为真正的礼义之邦。

37.根据文意解释最后一段加点的两个词语的含义。(4分)

①内省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②怎样做才算改弦易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8.作者反对将“洋人的接吻”和“中国人的聚而食之”相提并论的理由有哪些?(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结合全文分析“聚而食之”的害处有哪几点?分别举出哪些事例?论证方法有哪些?(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0.下列对这篇杂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本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在预防“非典”的今天,它的论述确实值得恪守传统就餐习惯的人们深思;但真正付诸实践尚有很大难度。

B.第三段对“菜狼”“菜虎”和“菜端”的描绘十分精采,所采用的笔法也不尽相同。“菜狼”和“菜虎”采用了繁笔,相对而言,“菜端”采用的是简笔。  

C.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且说理深刻,主要是作者采用了反语、夸张、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 

D.文章对孔融三岁让梨的事例作了独到分析:让梨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让,一旦让完无梨可吃,恐怕也不会有这千古佳话的流传,其见解确实让人耳目一新。  

E.作者集中“火力”猛烈抨击“聚而食之”;“分而食之”的主张因此呼之欲出,其好处列需再费笔墨论证,这一点确实值得我们作文时借鉴。

  ---------------------------------

37、答案:①律己(意思对即可)②分而食之或分餐等等(意思对即可)

38、答案:①接吻有它特定的对象;有一定的阶段性或时效性。②聚而食之的对象繁多且聚餐频率高;时间持续人的一生。(①②点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39、答案:①有两点害处:A.传播疾病或不卫生(1分)B.从小就在饭桌上对人自私的心性作过度的培养或长年累月地影响中国人的性格行为,使之目光如豆,勾心斗角。(1分)(意思对即可)  ②所举事例:A.对比洋人接吻和中国人聚餐B.饭桌上编印法二章C.“菜狼”、“菜虎”等人的表现D.家庭聚餐的奇观(每两个事例占1分,意思对即可)  ③论证方法:A.举例论证B.对比论证C.比喻论证D.引用论证  每两个论证方法占1分,答其他论证方法只要合理也可给分

40、答案:C、E、(C、本文大量采用了比喻这一修辞手法。E、“呼之欲出”表意不妥,“分而食之”的好处在第四段有论述。)

8.

《中国21世纪议程》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任重而道远。据此回答问题。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必然选择,是因为(  )

①庞大的人口压力

②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③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底子薄

④深刻的环境危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答案:B

9.

1949—1954年,中国同民族主义国家建交的仅仅有印、缅、印尼和巴基斯坦4个国家,而1955—1958年则同阿富汗等9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中国成功地参加自内瓦会议
C. 中国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D. 万隆会议精神的感召和影响

  ---------------------------------

  正确答案

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从材料可以看出,1949~1954年中国同民族主义国家建交的仅有4个,但到1955~1958年则增加了9个,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是1955年万隆会议形成的“求同存异”的精神产生了泛的影响,使得更多的民族主义国家与中国建交,故选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于1953年12月,当时中国政府同印度政府就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总理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6月28日、29日 周恩来在访问印度、缅甸期间,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和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材料问的是1955—195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增多的原因,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5~1958年与建交的国家增多的原因是1955年万隆会议形成的“求同存异”的精神产生了泛的影响,而与日内瓦会议无关,故B选项错误;中国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是新中国成立之初,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与万隆会议有关,故C选项错误。

  ---------------------------------

  暂无

10.

  判断题

  杨某(10周岁)未经父母同意打赏游戏主播5万元,其父母可以请求直播平台返还该款项。A正确 B错误

  ---------------------------------

  正确答案:正确

  ---------------------------------

  [华图教育题目解析]:

  以上是2023年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二)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贵州省事业单位考试题,铜仁市事业单位考试题,德江县事业单位考试题,事业单位答案,事业单位解析,事业单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河南人事考试网频道。

时政热点

本文标签: (编辑:河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2023国考华图帮订房_河南华图教育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