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分校

您当前位置:河南人事考试网 > 热点资讯 > 2023年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

2023年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二)

2022-11-30 00:34:08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ha.huatu.com/gwy/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河南人事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2023年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二),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河南华图微信公众号(hnhuatu),微信号:(hnht678) 。

2023年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二)

1.

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写道:“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
A.瓦解着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C.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他们的主张却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意思为对旧有的封建统治形成了极大的冲击,结合所学可知该冲击表现为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所以选A选项。B选项是思想方面;C选项不是本质含义;D选项是表面现象。

  ---------------------------------

  暂无

2.

1852年,马克思曾说:“在我以前很久,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就已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也已对各阶级作过经济上的分析。”材料表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是( )
A.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推动
B.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
C.社会阶级矛盾的逐渐激化
D.资产阶级理论研究的发展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也已对各阶级作过经济上的分析” 反映出资产阶级理论研究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影响,故选D。材料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无关,排除;材料与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无关,排除B;材料不能体现社会阶级矛盾的逐渐激化,排除C。

  ---------------------------------

  暂无

3.

1941年春,八路军第                   旅开进南泥湾实行军垦屯田,昔日荒凉的南泥湾后来变成了“粮食堆满仓,麦田翻金浪,猪牛羊肥壮”的“陕北的好江南”。

  ---------------------------------

答案

三五九
解析

抗战时期,为克服经济困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开展了大生产运动。1941年春,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开进南泥湾实行军垦屯田,昔日荒凉的南泥湾后来变成了“粮食堆满仓,麦田翻金浪,猪牛羊肥壮”的“陕北的好江南”。
扩展知识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一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南泥湾,这个响亮的名字,承载的是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侵略者的凶残扫荡围攻,国民党顽固派的包围封锁,使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遇到了极大的困难。

那是极为艰苦的一段时期。用毛泽东主席的话讲,“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

生存,成为一个严峻问题。中国共产党人最善于从困难中寻找机遇,及时转换思路:革命需要生产,生产就是革命。

1939年2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生产动员大会,毛主席发出号召:“饿死呢?解散呢?还是自己动手呢?饿死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解散也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还是自己动手吧!这就是我们的回答。”

“自己动手”,绝非一句轻飘飘的话语,而包含着一个政党栉风沐雨的决心。一场以“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为目标的军民大生产运动开始了。

开荒拓土绝非易事。不少战士从日夜战斗的前线回到边区,一心想的是打退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保卫边区,保卫党中央;可是,到了边区却要他们拿起锄头去开荒,思想上一时转不过弯来:“当兵吃粮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哪有当了兵还要种地的道理?”于是,朱德深入到战士中去,了解大家的思想,解答大家的疑问,说明为什么要进行军垦屯田。

1941年初,在“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口号声中,王震率领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

位于延安城东南方向约45公里处的南泥湾,是延安的南大门。由于连年战乱、土匪肆虐,人们纷纷逃离,使方圆百里的富庶之地变成了荆棘遍野、人迹稀少、野兽出没的“烂泥湾”。

严苛的条件,并未阻止战士们的热情。一到南泥湾,三五九旅就迅速投入开荒生产。一双双紧握钢枪的手,又拿起了锄头镰刀,走上另一个战场。王震提出“不让一个人站在生产战线之外”的口号,上自旅长、下至勤务员、炊事员,一律参加生产劳动。

虽然战士们士气高涨,但困难却是实实在在的。初到南泥湾,吃、住、穿、用无不困难重重。官兵们没有房子住,只好用树枝搭起草棚临时居住。因为漏风、漏雨、漏光,被战士们风趣地称为“三漏”茅屋。粮食不够吃,各部队干部亲自带头冒风雪,破冰涉水到远离驻地的县城背运粮食;没有油盐酱醋,就想办法打柴烧炭,拿到集市上和老百姓交换;没有农具,王震就和战士一起,用弹片打制成耕地的犁、锄头等。

日子虽苦,战士们却从未叫苦。他们喊着嘹亮的号子坚持劳动,因为多生产一份粮食,就多一份力量,保全、壮大自己的力量是对敌人侵略行为最有效的遏止方式。由于人人都想争着抢着干活,他们甚至不得不定出“不能早到、不能迟退”这样的“劳动纪律”。

生产劳动的过程中,为了不影响部队战斗力,王震跟旅、团干部细致研究,组织部队利用农闲的时节,开展大练兵活动。在大练兵过程中,涌现出11个百发百中的连队,全旅投掷手榴弹的成绩也从平均25米提高到40米,最远的达到72米。部队平时劳动生产的过程中,就把枪架在地头上,一有情况就拿起武器迅速投入战斗,数次击退国民党顽固派对边区的袭扰。

三五九旅用汗水唤醒了沉睡的土地。据统计,1941年,战士们开荒1.12万亩,产粮1200石。到1943年,开荒就达到10万多亩,产粮12000石,初步实现了“不要政府一粒米,一寸布,一文钱”的奋斗目标,做到了粮食和经费的全部自给。1944年底,南泥湾种植面积达26万多亩,收获粮食37000石,并向陕甘宁边区政府缴纳公粮10000石。这一年,牲畜家禽除吃用外,存栏的猪5624头,牛1200多头,羊1.2万只,鸡鸭数以万计。

1942年9月,《解放日报》发表《积极推行“南泥湾政策”》社论,号召各根据地学习三五九旅的经验。

1943年,19岁的贺敬之被三五九旅的事迹所感动,一口气便写出歌曲《南泥湾》的歌词:“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一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地呀方……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往年的南泥湾,处处是荒山,没呀人烟;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不一呀般……”25岁的作曲家马可立即为其谱曲。

1943年秋,毛主席到南泥湾视察,被眼前的丰收景象吸引。一个小时的车程,毛主席走了整整3个小时,不时跟田间地头的战士们攀谈了解情况。他高兴地说:“国民党要困死我们、饿死我们,他们越困,你们越胖了。”“你们这里什么都不花钱。同志们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切。”

几十年过去,南泥湾已经成为一种精神符号,深深根植于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靠我们自己。唯有“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无论时代怎么变,中国人民始终需要牢记这份最朴素的南泥湾精神。

4.

近代的历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更是一部中国人民的伟大抗争史,要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首先进行的是(          )

A、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B、发展生产力

C、学习先进科学技术

D、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答案

A
 

要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首先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族革命。近代中国人民的斗争,主要是以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为出发点的。A正确。
 展知识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如下:

推翻帝国主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推翻封建主义的压迫,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

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外无民族独立,内无民主制度,经济落后,政治腐败,国力衰微,社会混乱,人民贫困。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压迫和剥削。

近代中国的时代特点以及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5.

1978年5月11日,哪个日报公开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A、《经济日报》

B、《光明日报》

C、《人民日报》

D、《解放日报》

  ---------------------------------

答案

B

  ---------------------------------

解析: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扩展知识

文章指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这是从根本理论上对“两个凡是”的否定。这场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推动了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为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做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6.

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

以“被需要”为话题,写这篇范文该怎么写?下面小编整理了一篇以“被需要”为话题的范文,感兴趣的可以跟小编一起看看吧!

被需要的我们

常坐于门前古树边思考,何为人生,价值何在?然多日无解,为此深感困惑。一日,一道虚无缥缈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价值就在身边,就在你被人需要之时……

友之需

坐在树边,抬头便看到正冲着你微笑的那张脸,方才意识到,原来自己正被朋友需要者。

正如苏轼与客客那般,客心中忧愁,“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而苏轼便是那被需要了,“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三言两语化解客心中的苦闷,这便是朋友之间的需要和被需要。又如刘禹锡与白居易扬州相逢,彼此相似的贬嫡经历使他们彼此需要,如此才有了“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朋友间的需与被需,没有功利,只是以友情为线,引互助之火。

友之需,显人生价值之美。

师之需

坐在树边,远远便望见下班回家的疲惫的身影,方才意识到,原来自己也被老师需要着。

正如韩愈在师说中所言“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感?惑而不从师,其为或也,终不解矣。”,我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老师,老师为自己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我们能够有更好的前程,与此同时,我们也被老师需要,“笛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老师与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孔子曾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师,本就无规定好的定义,只是有比自己好的值得学习之处的人罢了。师徒之间的需和被需,没有功利,只是以恩情为线,引互学之火。

师之需,显人生价值之美

亲之需

坐在树边,回头便见手中端着水的母亲,方才意识到,原来自己正被亲人需要着。

正如退之与老成之间的亲情一样,两人不为同一辈,却自小经历相似,相依为命,“诚知其如此,虽万秉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十二郎去世,韩愈不胜悲伤,这便体现了十二郎对于韩愈之价值的大,两人相互需要,体现人生的价值。又如归有光的祖母对其鼓励“他日汝当用之”,亦可看出来亲人之间的相互所需,没有功利,只是以亲情为线,引互爱之火。

亲之需,显人生价值之美。

从古至今,无数的人都在这种被需要中寻得价值,而这门前的古树却看遍一切,摇曳一个又一个千古。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有关被需要的范文素材,想了解更多有关中考高考的作文范文素材的,可以多多关注可圈可点网!

7.

随着高科技的迅速发展,世界经济呈现出的发展趋势是()
A.全球化
B.区域化
C.个体化
D.多极化

  ---------------------------------

  答案:

  A

  ---------------------------------

  解析

  无。

8.

1948-1949年是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两年。下列属于这一期间发生的历史事件的是
A.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解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B.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美货倾销中国
C. 中国政府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使用协定书》
D. 国共战略决战的进行,决定了未来中国的走向

  ---------------------------------

  正确答案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解题时紧扣“1948-1949年”,据所学可知1947年,解放军开始进行战略反攻,刘邓千里跃进大别山,与题意时间不合,故A项排除;《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是1946年中国政府与美国政府签订的一个包括通商航海设领等内容的条约,故B项排除;《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使用协定书》签署于1947年,与题意不合,故C项排除;国共战略决战指的是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淮河、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与题意信息相一致,故D项正确。

  ---------------------------------

  暂无

9.

为反映宋代手工业的发展状况,某同学写了一篇《梦回宋代》的习作,其内容不可能涉及的是( )
A. “出现不少私人作坊”
B. “雇用大量人员做工”
C. “装饰以图案的织锦”
D. “到龙泉窑进行参观”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雇用大量人员做工”是指手工业的生产过程中存在大量雇佣工人的现象,这是不符合题目所涉及的“宋代”这个时间的,故选B。

  ---------------------------------

  暂无

10.

小明在学习有关隋朝的内容时,遇到了以下几句表述,不知是对是错。你认为正确的表述是
①581年,杨坚夺取后周政权,建立隋朝。
②589年,隋炀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③隋炀帝营建东都洛阳,修筑长城和驰道,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④为加强对各地的统治,隋炀帝多次乘坐高大华丽的龙舟巡游。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

  正确答案

依据所学可知,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到了隋炀帝时期,营建东都洛阳,修筑长城和驰道,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为加强对各地的统治,隋炀帝多次乘坐高大华丽的龙舟巡游。由于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最终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618年隋朝灭亡。所以正确的表述是③④,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

  暂无

  以上是2023年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二)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陕西省事业单位考试题,咸阳市事业单位考试题,渭城区事业单位考试题,事业单位答案,事业单位解析,事业单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河南人事考试网频道。

时政热点

本文标签: (编辑:河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2023国考华图帮订房_河南华图教育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