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0371-87096515 河南分校
【导读】河南三支一扶考试,三支一扶公共基础知识,公基辅导,为了使广大考生高效备考河南三支一扶考试,河南华图特整理河南三支一扶考试公共基础辅导资料。

  推荐:华图内部教案全面升级抢购中 包邮仅39.9元可抢华图千元大礼包 Q群:47175410

  为了使广大考生高效备考河南三支一扶考试河南华图特整理河南三支一扶考试公共基础辅导资料。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1、什么是哲学

  哲学的定义共有三句话:

  第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第二,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第三,哲学是以最一般的范畴反映社会存在的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就这一意义而言,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然而,当人们按照一定的世界观去解决一切现象、处理各种问题时,这种世界观就成了指导人们观察、思考、解决各种问题的基本原则。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方法论。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因此,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的基本问题

  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的第二章中写道:“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其实,哲学所涉及的问题是很广泛的,但是作为基本问题,或最高问题,只有一个,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里所说的思维,就是指精神、意识等主观世界的东西;存在是指客观物质世界。

  恩格斯指出,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基本方面。第一方面是世界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是物质还是精神,物质和精神到底哪个是第一性的,哪个是第二性的;另一方面是我们的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现实世界究竟是不是可知的。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可以把第一方面简称为“是什么”的问题;把第二方面简称为“可知否”的问题。对第一方面,即对“是什么”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第二方面,即对“可知否”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凡是肯定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即肯定世界的本质、本原是物质,精神不过是高度发展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就是唯物主义;凡是肯定意识是第一性、物质是第二性的,即肯定世界的本质、本原是精神,物质不过是精神的产物和体现,就是唯心主义。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只有这一个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而且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名词的唯一含义就是如此。

  从哲学史上看,唯物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唯物主义的最高、最科学的形态——辩证唯物主义。这三种基本的形态,不管形式多么不同,差别有多么大,从本质上看,都坚持从物质到精神的唯物主义哲学路线,即都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自古以来的唯心主义,千奇百怪,花样翻新,归结起来,不外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把主观精神(例如我的“感觉”、“经验”、“心”等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作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世界不过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这叫做主观唯心主义;另一种是把“客观”精神(例如被虚构出来的离开人和物质世界的“道”、“理”、“理念”、“绝对观念”等等)确定为世界的基础,当作第一性东西,认为客观物质世界不过是“客观”精神的产物,这就叫做客观唯心主义。这两种形式,不过是歪曲世界本来面目的两种方法而已,但本质是一样的,即都主张精神是第一性、物质是第二性,坚持一条从精神到物质的唯心主义哲学路线。 


推荐:2012河南三支一扶招聘备考专题    三支一扶考试专用图书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河南人事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 政法干警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培训课程

(责任编辑:admin)

    经典图书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河南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模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