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0371-87096515 河南分校
【导读】河南三支一扶考试,三支一扶公共基础知识,公基辅导,为了使广大考生高效备考河南三支一扶考试,河南华图特整理河南三支一扶考试公共基础辅导资料

  推荐:华图内部教案全面升级抢购中 包邮仅39.9元可抢华图千元大礼包 Q群:47175410

  为了使广大考生高效备考河南三支一扶考试河南华图特整理河南三支一扶考试公共基础辅导资料。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对存在又具有反作用。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又一个基本的原理。学习这一原理的实践意义在于,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

  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自然界先于意识而存在。自然科学发展证明,在人类出现以前,自然界就早已存在了,那时没有意识现象。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意识的产生经历了漫长复杂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与物质自身的发展过程相适应,是物质反映形式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它大体经历了三个基本阶段:由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生物的刺激感应性;由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由一般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的意识。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必须弄清劳动在人类意识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决定作用。首先,劳动使形成中的人脑日益完善,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其次,劳动使思维的物质外壳语言得以产生和发展。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也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最后,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使意识的内容不断丰富,形式愈来愈多样化。这一论断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学说的突出贡献。它科学地阐明了意识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原因,提示了意识对于社会的依赖性。无论从理论上看,还是从实践上看,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推荐:2012河南三支一扶招聘备考专题    三支一扶考试专用图书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河南人事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 政法干警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培训课程

(责任编辑:admin)

    经典图书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河南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模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