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18 19:03:17 河南教师招聘网 //ha.huatu.com/jiaoshi/ 文章来源:河南华图公务员考试网
【导读】华图河南教师考试网同步河南华图公务员考试网发布:河南招聘教师面试技巧之教学技能篇:导入技能(2),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河南教师考试交流群汇总】 。备考河南省教师招聘考试,为你推荐备考用书招教用书。特岗用书面授课程。更多资讯请关注河南华图教师微信公众号(htzhaojiao) 。
二、导人原则
导人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它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和效果。在设计导人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导人一定要有针对性,针对学生的认知特征、情感态度、知识结构、语言能力,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要与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相适应,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不同环境、不同时间,设计相应的导人方法,尽可能顺应学生的心理需求。设计导人要从教学内容出发,导人内容可以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或必要补充,也可以与教学内容具有间接关系。设计导人要以课堂教学目标为依据,脱离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导人,不管多么别致和吸引人,都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启发性原则
导入应对学生新知识的学习具有启发性。富有启发性的导入能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新的教学内容。怎样制造疑问和设置问题是课堂导人具有启发性的关键。因此,导人能否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能否给学生创造出思维上的矛盾冲突,能否使他们产生“新奇”感,是导人成败的关键所在。教师可通过各种方式如设置悬念、创设情境、游戏活动、现象展示等手法来达到目的。
(三)迁移性原则
心理学上把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称为迁移。其中,旧知识对新知识的学习起促进作用的迁移叫做正迁移,而起干扰或抑制作用的迁移叫做负迁移。学生的学习是根植于过去的经验和知识之上的,教师的导入应建立在这些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之上的,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顺利实现过渡。一般来说,学生对比较相近的、类似的知识容易发生混淆,产生认识上的泛化,对此,教师应注意区分其本质特征,使学生次感知就弄清各自的差异,从而防止旧知识、旧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消极影响,避免负迁移。
(四)趣味性原则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趣是激发学生表现出强烈责任感和旺盛探索精神的原动力。如果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就会表现出主动、积极的心理倾向,学习时轻松愉快,学习效率自然会较高。因此,教师设计导人要引人人胜,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处于渴望学习的心理状态,这样才有利于促进学生去接受新知识,防止学习的枯燥无味,为整个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艺术性原则
教师需要讲究导入的语言艺术,以使课的开始扣人心弦,吸引学生注意,激起思维的浪花。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和思想性是语言艺术的前提。通俗易懂、生动活泼、饶有趣味的导入,在吸引学生兴趣的同时,更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六)多样性原则
灵活多变是导入设计的艺术表现,也是吸引学生的关键所在。教师要因人、因时、因地、因内容不同,不拘一格地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保持导人活动的活力。
三、导人方法
课堂导人没有固定格式,不同内容、不同特点选用不同的方式,但要注意导人设计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方法手段力求多变化、多样化,让学生常有新鲜感;导人必须为课堂的主题部分服务,不司喧宾夺主。
(一)直接导入
直接导入,也叫开门见山式,是简单和常用的一种导人方法。不用借助其他材料,教师只要概述新课的主要内容及教学程序,明确学习目标和要求,引起学生思想重视并准备参与教学活动,做到“课伊始,意亦明”的一种导人。
直接导入有多种方式:
(1)交代新课学习内容导入。
(2)交代学习新课的目的与现实意义导人。如一位教师上课伊始便单刀直入地向学生指出:“今天我们学习的新课题是‘英国工业革命”,。(板书课题)“学好这一课,可以帮助我们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原理,对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论点以及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等问题加深理解。所以学好这节课具有不寻常的现实意义。”这样导人不仅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更增强了学习这堂课的责任感,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3)直接解题导人。教师可以直接解释题目,直截了当点明课题基本特征及重要概念。如历史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讲课时可先就该标题简要点明什么是“贞观”,什么是“开元”;什么是“贞观之治”,什么是“开元盛世”。
开门见山,直接点题的直接导人,可以使学生迅速进入主题,节省教学时间.。但它过于笼统、概括,也过于刻板、枯燥,缺乏更强烈的感染力,因而不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导入法在高中使用尚好。这种导人法如果把握不好,容易平铺直叙,流于平淡,难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还可能造成“导而不入”的情况,效果不尽人意。
(二)温故导入
温故导人是指教师通过帮助学生复习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从中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合乎逻辑、顺理成章地引出新知识的一种导入方法。它由已知导向未知,过渡流畅自然,适用于导人前后连贯性和逻辑性较强的知识内容。教学例案如下:
师:“二年级时,我们已经学习过《小蝌蚪找妈妈》和《龟兔第二次赛跑》,其中有一个同样的小动物是——”生:“乌龟。”师:“谁记得乌龟长的什么样?”生:“四条腿,宽嘴巴,背上背着个壳,会游泳……”
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认识乌龟的一位亲戚——(出示投影)你们看,它的形状跟乌龟像不像?”
生:“像。”
师:“但和乌龟有什么区别?”
生:“比乌龟大。”
师:“它比乌龟大很多,身长可达1米多,轻的三四百斤,重的则有七八百斤,因为它生活在海里,所以称作海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海龟下蛋》这篇课文。学习后,相信大家一定会大开眼界。”
这种导人方法能够使学生从已知领域自然地进入未知的领域,从而使学生回顾旧知识,获取新的知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讲的旧知识不一定是指前一节课的知识,而是指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有联系的知识。回顾旧知识应简明扼要,不应占用太多时间,并且教师切勿喧宾夺主,应该尽量让学生自己来复习,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三)活动导入
小学生爱表演,很少害羞,乐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强的事物。一上课就让学生动一动、玩一玩,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课、掌握新知识,这是老师和学生都能感到轻松、愉快的事。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好的游戏,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
(四)悬念导入
悬念导入是指在教学中,创设带有悬念性的问题,给学生造成一种神秘感,从而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一种导入方法,利用悬念激发人的好奇心,引发思考,启迪思维,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悬念总是出乎人们意料,或展示矛盾,或使人困惑,常能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焦虑、渴望和兴奋,想尽快指导究竟,而这种心态正是教学所需要的“愤”、“悱”状态。教学案例如下:
一位语文教师在执教李白的《赠汪伦》这首诗时,就是先给学生讲述这样一个布满疑团的故事。
教师:“李白是我国唐代的大诗人,可是他上过一次当,受过一次骗。”
(悬念已成。)
学生:“上的什么当?他还会受骗吗?”
教师:“这个骗他上当的就是汪伦。”
(同学们面面相觑,悬念更悬。)
教师:“汪伦是安徽泾县的一位隐者,他非常喜欢李白的诗,崇拜李白的为人,知道李白爱饮酒,‘李白斗酒诗百篇”还了解李白‘三山五岳寻芳遍,一生爱把名山游”于是写信给李白,信中说:
‘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千里桃花。先生好酒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师将“桃花”和“万”字写在黑板上。)
教师:“李白和汪伦素不相识,接信后,连忙赶到汪伦那里,汪伦解释道:
‘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没有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并没有一万家酒店,。”
教师在黑板上“桃花”后加一“潭”字,在“万”前加一“姓”字,这里就反转突变了。
教师:“后来,李白与汪伦谈论得很投机,李白离开时,汪伦送了马和布,还同村里人一同送行,李白很受感动,就写了这首诗。诗末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要是不上当,就没有这首好诗了。”
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故事听懂了,诗也记得了。
创设悬念要恰当适度,应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而设置,不悬则无念可思,太悬则望而不思。只有巧妙而适度的创设悬念,才能使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去思、去探、去说,从而进入良好的学习情境。
(五)经验导入
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已知的素材为出发点,教师通过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讲解、谈话或提问,以引起回忆。自然地导人新课,鼓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教学案例如下:
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老师:冬天,同学们的手被冻得发疼,这时候就会搓搓手,搓手有什么效果呢?
学生:手发热,暖和。
老师:为什么搓搓手会暖和?
接下来就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做功和物体内能变化的关系。
以上是河南招聘教师面试技巧之教学技能篇:导入技能(2)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河南教师招聘考试,河南招教面试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河南教师考试网频道。
本文标签: 河南招教面试 (编辑:华小图)华图教育官方微信
华图总部:北京华图宏阳教育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68296100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甲23号
华图分校:河南华图郑州黄河路交卫生路向北三叉口东50米路北华图教育培训基地
(红旗路交卫生路东50米路北)
客服热线:0371-87096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