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分校

您当前位置:河南人事考试网 > 热点资讯 > 2023年广西防城港市东兴市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

2023年广西防城港市东兴市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五)

2022-11-30 19:29:32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ha.huatu.com/gwy/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河南人事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2023年广西防城港市东兴市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五),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河南华图微信公众号(hnhuatu),微信号:(hnht678) 。

2023年广西防城港市东兴市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五)

1.

黄宗羲说:“唐之所以亡,由方镇之弱,非由方镇之强也。是故封建之弊,强弱吞并,天子之政教有所不加;郡县之弊,疆场之害苦无已时。欲去两者之弊,使其并行不悖,则沿边之方镇乎!”在此,黄宗羲
A. 着重分析了唐朝灭亡的根源
B. 提出扩大地方权力以限制中央集权
C. 反对实行分封制
D. 主张设方镇以克服分封制、郡县制弊端

  ---------------------------------

  正确答案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本题考查黄宗羲思想主张的相关内容。根据关键信息“欲去两者之弊,使其并行不悖,则沿边之方镇乎!”,解读题干材料,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从限制膨胀的君权以及防止地方割据之害角度,黄宗羲主张恢复“方镇”,D项符合题意。而ABC三项的表述均不是对题干材料的准确解读,不正确。本题正确答案选D。

  ---------------------------------

  暂无

2.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提出的主要依据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C.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

  正确答案

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由1956年中国八大主要矛盾的提出是依据中国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主要矛盾为先进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A项是1949年;B项是1957年;D项是1954年。所以ABD项与题干时间不符,故选C。

  ---------------------------------

  暂无

3.

2016年4月9日(农历三月三日),也是传说中黄帝的诞辰日,台湾轩辕黄帝拜祖大典筹委会每年均举办轩辕黄帝拜祖大典,今年为第三届,主题是“华夏同根、追远同心”,下列关于 “黄帝”的历史功绩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被尊称为“人文初祖”
B.教民结网捕鱼、播种五谷、制陶、造字
C.教民挖井、发明舟车
D.联合炎帝打败蚩尤,炎黄结盟和谐发展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黄帝是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所以答案选B

  ---------------------------------

  暂无

4.

历史学家认为:“卢沟桥事件只不过是一个更大图谋的开端而已。”这个“更大图谋”指日本

A.割占台湾

B.侵占东北三省

C.制造南京大屠杀

D.灭亡中国

  ---------------------------------

答案

D

  ---------------------------------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题目中提到的是1937年的卢沟桥事件,其实日本的意图是侵略整个中国,所以正确的是D项,ABC项不是大图谋,只是侵略中国过程中的事件。

扩展知识

1937年7月7日22时,日军在距北平十余公里的卢沟桥附近进行挑衅性军事演习,并诡称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拒绝后发动进攻,是为全面侵华战争开端;驻守的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官兵奋起抵抗,打响全民族抗战第一枪。

至此,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史称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著名的“最后关头”演说和严正声明,指出“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蒋中正的最后关头演说发表在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后,表明了日本的挑战已经到了当时中国所能接受的底线,但是“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5.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天府”的由来直接得益于[ ]

A.铁器和牛耕的推广

B.都江堰的修建

C.商鞅变法的实施

D.秦朝统一的完成

  ---------------------------------

答案

B

试题““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天府”的..”主要考查你对 都江堰 等考点的理解。

6.

龙、凤在中国传统中有丰富的象征意义,民间匠师也有“龙愁,凤喜,狮子笑”的口诀。但《大明律》中规定:“凡民间织造违禁龙凤文纻丝纱罗货卖者,杖一百,段匹入官。机户及挑花、挽花工匠同罪。”这样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
A.抑制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B.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C.宣扬封建王朝法律权威
D.规范丝织行业秩序

  ---------------------------------

  正确答案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手工业的发展,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凡民间织造违禁龙凤文纻丝纱罗货卖者,杖一百,段匹入官。机户及挑花、挽花工匠同罪”,材料反映的是民间制造“违禁品”,会受到相应的惩罚,不是抑制私营手工业的发展,A项表述有误,排除。“违禁品”是“龙凤”花纹类的纺织品,可见龙凤纹是皇家专属用品,B项正确。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是表面现象,不是实质目的,排除。故选B。

  ---------------------------------

  解析同上

7.

19世纪60、70年代,中国出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无独有偶,同一时期日本和朝鲜也分别出现了“和魂洋才”和“东道西器”的思想。据此可知
A.向西方学习已成为东亚历史潮流
B.东亚国家以儒学为共同价值取向
C.东西方文明开始出现融合的趋向
D.文化本土化已成为东亚社会共识

  ---------------------------------

  正确答案

根据材料“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和魂洋才”和“东道西器”可知,中日朝三个东亚国家出现坚守本国文化传统和学习西方器物相结合的思想,故答案为A项;东亚国家共同价值取向是学习西方,排除B项;19世纪60、70年代的东亚国家学习西方尚处于“器物”阶段,尚未出现文化融合,排除C项;当时东亚社会共识是学习西方而非文化本土化,排除D项。

  ---------------------------------

  暂无

8.

195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同老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政策相比,有▁▁▁▁▁新的规定。

A.由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和财产,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

B.由没收地主在农村中的一切财产,改变为只没收其“五大财产"

C.增加了对小土地出租者的政策规定

D.增加了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规定

  ---------------------------------

ABC

扩展知识

1950年6月30日,毛泽东主席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下称《土地改革法》),是根据建国初期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和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制定出来的。这部新的《土地改革法》对过去土地法大纲中的若干规定进行了修订,其中最大的变动就是由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的政策改变为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在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的政策它为新区土改提了法律依据,对于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保障土改的顺利完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9.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介绍说,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形成一个群体。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请判断,这里“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标志性事件是
A.太平天国
B.洋务运动
C.林则徐禁烟
D.公车上书

  ---------------------------------

  正确答案

根据“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提示了公车上书的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事件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人开始觉醒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进行维新变法。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D符合题意;太平天国与“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不符,A不符合题意;洋务运动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前,B不符合题意;林则徐禁烟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前,C不符合题意。所以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

  暂无

10.

它已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它”指的是
A.深圳经济特区
B.浦东开发新区
C.厦门经济特区
D.海南经济特区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故B项正确;ACD项是经济特区,是20世纪八十年代设立的;所以答案选B。

  ---------------------------------

  暂无

  以上是2023年广西防城港市东兴市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五)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广西事业单位考试题,防城港市事业单位考试题,东兴市事业单位考试题,事业单位答案,事业单位解析,事业单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河南人事考试网频道。

时政热点

本文标签: (编辑:河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2023国考华图帮订房_河南华图教育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