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0371-87096515 河南分校

  当政府采购丑闻被视作“公地喜剧”

  不透明、有黑幕,政府采购一直处在非议之中,每每动摇着公众对公共采购的信心。之前,从诸如“天价空调”“天价硒鼓”“天价U盘”“天价制服”之类的“就高不就低”的政府采购中,我们见识了想象力的大胆,这些丑闻显然不是考验公众的智商,而是挑战公众的想象力,而每一次面对类似事件,公众只能将残存的合理想象让位于现实事件。

  公众迫切想知道的是,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海口市的这起政府采购就高不就低呢?很自然,这又事涉“商业机密”,海口市政府采购中心拒绝了新华社记者关于查看相关采购项目资料的要求,对于普通百姓,这无疑更加是个迷。其实不用看,这种明显的采购腐败,在“阳光采购”的名义和框架下,每个环节都是按照法定程序运行的,在指定媒体发布了公告、公示,从评标专家库抽取评标专家,相关部门派人参与现场监督等。披上“程序合法”的外衣,每一个环节都依照法定程序按部就班。在觊觎者的操作下,一场政府采购活动成为利益各方分噬公共利益蛋糕的狂欢剧。

  市场经济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经济人”假定,即假定个体在经济活动中天然地具有一种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收益的动机,在这种动机驱使下,只要存在合适的机会,个体就会有意无意地去无偿占有本应属于公共的或他人的利益。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公共资源的效用效益,防止公共资源被过度地使用或被滥用,就需要政府机制介入,这是政府采购活动的的理论基础。一家“几无”企业能赢得590万政府采购大单,只能说明政府机制的这一只“看得见的手”也失灵了。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河南人事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 政法干警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培训课程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模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