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0371-87096515 河南分校

  华夏传统可以解释博士对周总理的感受,却不足以刻划今日的官员。博士自己也说了,如今中美高层见面,感情上不如以前开放。毛泽东初次会见理查德·尼克松,就称尼克松为“朋友”。基辛格的解释大概很正确,这里有着天朝上国的遗风:优待那些前来觐见的蛮夷,但是改称“朋友”。如今这一“遗风”早已演变为相对平常的事务谈判。

  基辛格博士说他曾经访问中国五十余次。《论中国》全书18章,前面用4章篇幅简述了中国古代史和当代革命史之后,接着的14章,谈的都是中美关系,从朝鲜战争直到当前。当然,是以博士亲身参与的高层关系为主,也涉及不少敏感话题。这些具体内容,读者可以看以后出版的中译本,本文下面主要讨论书末的展望。

  什么是中美“友谊”的充分条件?

  博士一再说中国是个独特的国家,其千年承传的文化举世无二例,中国有一种自我中心的“文化普世感”(cultural universality)。比如,中国与美国不同,并不认为建筑在条约之上的国际体系是本国安全的重要保障,中国更倾向于传统的操纵他国、“以夷制夷”。毛泽东在上世纪70年代的欢迎“美国朋友”,就是以美帝国主义之“夷”来制苏联社会帝国主义之“夷”。那么,在苏联这个共同敌人于20年前解体之后,中美“友谊”的基础在哪里?两国是全球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其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经济联系能够撑起一切吗?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河南人事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 政法干警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培训课程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模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