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 - 郑州就考这一本(中册客观题答案)
P. 62

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具体规定了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

               排。

                   9.【答案】C
                   【解析】教材不仅包括摆在课桌上的课本,而且还应包括视听教材。

                   10.【答案】A

                   【解析】在组织课程内容时,纵向组织是指按照知识的逻辑序列,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形

               象的先后顺序组织课程内容;横向组织是指打破学科的知识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系,按照学生发展

               的阶段,以学生发展阶段需要探索的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构成一个个相

               对独立的内容专题。A 选项符合题意。

                   11.【答案】C

                   【解析】泰勒是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专家,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他于 1949 年出版了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关于课程设计的四个问题,可以概括为目标、内容、方法、评

               价。其中确定目标是课程设计的关键步骤。

                   12.【答案】C

                   【解析】辛德等人将课程实施或研究课程实施的取向分为三种:忠实取向、相互调适取向、课

               程缔造取向(课程创生取向)。其中,课程创生取向认为,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缔造的教
               育经验,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中缔造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既有课程计划只是这个经

               验缔造过程中可供选择的媒介之一而已,课程实施反而更看重参与者建构教育经验。题干中的教师

               结合实际情况创造性的开发课程,体现出课程创生的取向。

                   13.【答案】A

                   【解析】目标游离评价模式该评价模式是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而提出

               的,即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

                   14.【答案】D


                   【解析】课程表安排遵循的原则: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生理适宜原则。其中:(1)整体

               性原则:要着眼全局,统筹安排好课程计划所规定的每一门课程,使之处于能发挥最佳效果的恰当

               位置。(2)迁移性原则:充分考虑各门学科之间相互影响的性质和特点,利用心理学上的迁移规律,
               促使课程之间正迁移,防止负迁移现象的发生。(3)生理适宜原则:课程的安排要考虑学生的心理

               特点,使学生的大脑功能和身体机能都得到平衡和健康的发展。


                   15.【答案】A
                                                             60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