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郑州就考这一本(中册客观题答案)
P. 32
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
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6.【答案】错误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要求;而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要求教育要抓关键期,把握最佳的发展时机。
7.【答案】错误
【解析】关键期指人的某种身心潜能在人的某一年龄段处于一个最好的发展时期。狼孩对应的
是心理学上的关键期。本题说法错误。
第二部分 中观教育系统
第一章 教育目的
【历年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性质和特点。
2.【答案】D
【解析】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质的集中体现。它反映了社会政治和社会
生产的需求,体现了教育的历史性、阶级性和生产力的性质。
3.【答案】D
【解析】教育目的包括三个层次:国家的教育目的(第一层次)、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第
二层次)和教师的教学目标(第三层次)。
4.【答案】B
【解析】关于身心素质的规定是教育目的的内容结构的核心部分。
5.【答案】C
【解析】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荀子、柏拉图、康德,认为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
主张教育目的应当根据社会德要求来确定,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掌握社会的知识和规
30